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洄瀾:話「李加藤回憶錄」的撰寫

記得那是2016的一個初夏午後,在捷運站接到了老同學弘元的電話,提到想替父親整理一本回憶錄。吵雜的背景音中,記得弘元是這樣問的:

「妳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介紹?」

聊了聊,最後勇敢的弘元竟將這個神聖的任務指派給我。終究是愛嘗試不同的角色與挑戰,於是開始興沖沖的展開定期返回彰化老家的規劃。只不過當時肚子裡已經有第二個小子,對於是否能如期如質交付完成這項任務,多少有著些許沒把握。於是也就憑著一股傻勁,一路摸索著進行了總計六次的訪談。

2016/8/13,熟悉之旅:第一次見到李伯伯。李媽媽是從小就看著我長大的長輩,見面時自然是倍感親切,然而與李伯伯之間,就有些生澀了。結束後,發現訪談節奏未能顧及李伯伯的身體狀況,對話內容生硬,自己做的準備與執行結果可說完全背道而馳,心中多少有些灰心。

2016/10/1與10/27,調整節奏:這一個月很順利地進行了二次訪談。在調整與李伯伯的互動節奏後,這二次針對李伯伯在職場上最輝煌的時期(於當年創造出轟動全球的運動品牌“Kennex”的光男企業服務)做了相當精彩的回顧。

2016/11/26,第四次訪談。當時已經挺著八個月孕肚,話題以家庭與入伍等為主,希望能夠在「請產假」前,為回憶錄趕緊擴充到較為軟性的一面。

接下來的幾個月,從等卸貨到當乳牛,安排訪談實在不易,於是趕緊將所有之前訪談的錄音檔整理成文章,陸續交給李伯伯、李媽媽及弘元過目。

2017/5/6,事隔半年後進行第五次訪談。帶著一個三歲的皮小孩與一個四個月大的娃兒,難度大幅攀升;不過撇開這外在因素不談,發現也許職場上最輝煌的內容已談過,也許我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智慧尚淺,難以再溫熱點燃李伯伯對過往的熱情,能大幅引導李伯伯說出新的主題的難度也提高了。

另一方面,李伯伯和李媽媽鶼鰈情深,幾十年深厚的夫妻之情,在幾次訪談中的舉手投足間分秒流露著;我看在眼裡深深感動著,也數次嘗試開啟這個話題,想為二位長輩幾十年來的相扶相持做些什麼註記,但終究顧及長輩隱私,也就不訴諸文字,成了我這後生晚輩在訪談中最溫柔的回憶收藏即可。

2017/9,和弘元提改棄印刷、改設置部落格的數位作法,弘元也代為取得李伯伯的同意。

2018/2/25,第六次訪談,在內容擴充上已遇到了瓶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所能代為勾勒李伯伯的人生輪廓,怕是真的已到了極限。於是在陸續取得照片檔案後,依序對應放上文章,以提高整體閱讀的豐富度。

2018/4/21,弘元正式對外分享了這個連結:http://memoirsoflee.blogspot.com。後來聽說這個網站的出現,帶來了一些光男老同事前往探視李伯伯,每次聽到這消息,心中湧現的那股暖流,難以言喻。

十幾年前,看了Mitch Albom的"Tuesdays with Morrie",大受感動。五年前,看了齊邦媛的巨流河,被回憶錄的力量所震懾。而這些年,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時常對生命的起合與消逝開始摸索與試著悟懂的階段,而每個與長輩的相會,都成了我尋找答案的契機。時間巨輪陸續帶走了雙親、也在這個回憶錄出現後的半年帶走了李伯伯。我感恩和這個家人的這個緣份,也將懷念在那老家的熟悉空氣中,李媽媽打點著二個吵鬧小子、李伯伯緩緩勾勒出他的人生精彩畫面的陽光午後。

*照片取自Wikipedia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親子居遊第一話:17' 愜意又難忘的夏威夷大島(Hawaii Big Island)

旅行一直是我的志業,有了孩子後更不例外。不過這幾年旅遊的型態逐漸轉為「居遊」,原因則不外乎:

  • 孩子仍小,不管是仍在襁褓還是開始變得意見多多,旅遊的腳步實在快不起來。
  • 好不容易將全家安頓在一個定點可以喘口氣,老母實在很懶得馬上又要打包遷移...
  • 家庭人口增加,髒污衣服加倍,洗脫烘成了旅程中每幾天就會出現的需求。
  • 嘴巴多了好幾張,若自行打理部分三餐,不僅孩子得已漸進地習慣當地飲食,省下的旅費也越可觀。
於是,尋找住宿時,開始改成找有廚房與洗衣機的公寓;若租車自駕,也會留意停車的便利性。

16’的紐澳行起,我們就已陸續住到一些很優質舒適的公寓,不過真正稱得上「親子居遊」,可說是從17’的夏威夷大島(Big Island)開始。

無法從台灣直飛的大島,對首訪夏威夷的台灣遊客來說,通常不是首選。但是在去過歐胡島、茂伊島之後,卻深深的被大島的原始粗獷與特殊的地貌景觀所震懾。這趟旅行也很幸運的,得以入住好同學的長輩在當地所經營的度假公寓,寬敞舒適、典雅溫馨,居住幾天下來,身心就如同長輩所準備的超大迎賓水果籃,吸足了滿滿的各式養分。

若不含前後歐胡島轉機與停留天數,我們在大島共停留了65晚,而這段時間一家子的活動與行程大致回顧如下:

Day 1:從歐胡島飛抵充滿夏威夷風情的機場Kona Airport,租車後抵達民宿。這段路上二旁一望無際黝黑的火山熔岩,讓人彷彿登陸了月球表面。附近shopping mall美食街簡單解決晚餐,趕緊進超市採買。

Day 2:全家仍有時差,也就不求早起。悠閒調整,下午先到知名的Hapuna Beach玩水。

Day 3:白天參觀長輩的農場,孩子摘著特別的夏威夷櫻桃、夏威夷豆和各式水果,之後前往Pololu Valley Lookout。這一晚正逢中秋節,傍晚一家信步走到旁邊的Hilton Waikoloa village resort用餐,搭乘飯店的小船在高檔奢華的度假村裡賞月。

Day 4:這一天可說是這趟旅行的最高潮。白天順時針逛著大島往東南開,午餐在據說是夏威夷名菜Loco Moco發源地的餐廳”Cafe 100”吃飯,料好實在!

下午前往Volcano National Park隨著距離越近,沿路開始出現冒著蒸氣白煙的景象,彷彿自投羅網往蒸氣鍋前進著,十分有趣。停好車一開門,我們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氣....習慣了溫暖舒適的海島氣候,山上氣溫卻是超乎預期的涼爽。在曾經是熔岩走過的地道Lava Tube走了一小段,接著參觀了Steam Vent,也調皮地對著地面的孔洞倒水做了「煮開水」的實驗。天黑後,看著火山口冒著悠悠紅光,雖然遊客很多,但在一輪明月之下,空氣中有一種超現實的凝滯。

(註記:2018年大島火山再次爆發,大幅改變了地貌,也對附近公共基礎建設造成了巨大影響。若有意計畫前往,建議了解國家公園持續修復與開放情形)

Day 5:今天往西南行,逛逛Kona,再隨意挑了個規模不大但也別有風情的White Sand Beach玩沙看夕陽。

Day 6:午後飛離大島,早上也就把握最後機會享受這股悠閒。在陽台吹吹海風,和孩子一起遠遠觀察著在停車場躲躲藏藏的不明小動物,和不時疾行而過的壁虎與小蜥蜴。

因為「居遊」,心態上也就不再是個遊客,不再急著為每個景點畫上"checked"。不過,這一趟仍有好多undos...除了沒機會坐船看火山熔岩入海的壯闊景象,也還沒能真正觀賞到它陸地與海洋的豐富生態。這一趟,孩子分別是3歲與10個月,若有機會在孩子大些再訪,一定要多安排些健行與潛水。而當時因為哺乳沒機會好好品嚐的在地Kona咖啡,下次也一定要好好喝回來!